
权力与现实的博弈正让美国陷入前所未有的战略困境。2025年11月5日,美国最高法院门口挤满了记者,一场关乎总统权力边界、价值万亿美元的关税案即将开庭。然而,曾高调宣称要亲临现场的前总统特朗普最终选择了缺席。

这场戏剧性转折背后酝酿着更大的政治风暴。就在开庭前三天,特朗普在接受《60分钟》专访时抛出一枚“外交炸弹”。当被问及中国是否对美国构成安全威胁时,他回应道,“这世界竞争激烈,尤其是在中美之间”,甚至直言“美国对中国也是威胁”。

从关税战的急先锋到突然“示好”,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为何在关键时刻急转弯?最高法院的审判又将如何重塑美国的权力格局?

这场震动美国的关税案始于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标志性动作。2024年,他援引《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》,以贸易逆差和芬太尼危机构成“国家紧急状态”为由,绕过国会悍然加征10%-50%关税。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明确规定:“国会有权规定和征收税金”。而《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》的立法初衷是应对战争或敌对行动引发的紧急状态,从未授权总统征收关税。特朗普的“关税大棒”本质上是对三权分立的公然挑战。当行政权肆意侵蚀立法权,美国宪政体系的根基开始动摇。

企业成为这场权力博弈的牺牲品。芝加哥一家儿童玩具公司被迫将生产线在各国间疲于奔命,今年关税成本飙升七倍至1400万美元;佐治亚州的咖啡合作社咬牙缴纳130万美元关税;瑞士百年巧克力老厂为保住美国市场,硬吞三分之一成本导致利润归零。到2025年9月,美国企业为争议关税支付的账单已逼近900亿美元。忍无可忍的企业将政府告上法庭,三级法院连续裁定特朗普越权。8月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:4的压倒性票数重申:《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》不授予总统征税权。

最高法院的最终判决将决定万亿美元资金的流向。财政部长贝森特警告,若败诉政府可能需退还7500-10000亿美元。即便白宫声称有备用方案,但繁琐的听证程序将终结总统“任意加税”的特权。这场审判的本质是对总统权力的重新定义。孟德斯鸠在《论法的精神》中警示:“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。”若法院支持特朗普,未来任何总统都可借“紧急状态”之名架空国会;若判定越权,则是对三权分立原则的庄严捍卫。

就在关税案决战前夕,特朗普的对华态度发生微妙转变。曾经高喊“中国掠夺”的他,竟在电视采访中承认“美国对中国也是威胁”,甚至提出“通过合作让美国强大”。这并非战略转向,而是现实绞索下的被迫妥协。

第一重绞索是财政悬崖。2025年10月,美国联邦债务突破37.2万亿美元,赤字持续扩大。承诺“降税促产”的特朗普政府却无计填补财政窟窿。持续通胀与资本市场动荡中,中国在稀土供应、农产品采购及美债流动性上的关键作用凸显。

第二重绞索是选举反噬。中期选举预热启动,共和党鹰派猛烈抨击其“贸易战失策”。中西部农业州的支持根基出现裂痕——这些依赖大豆、玉米出口的州,最大买家正是中国。当农场主们的选票受到威胁,特朗普不得不放软身段。

第三重绞索是外交困局。过去半年美国在印太地区举步维艰:日韩对“脱钩”心存疑虑,美菲军演在南海未获实质突破。继续高压对抗只会让美国筹码尽失。地缘政治大师基辛格早有洞见:“如果你控制不了局势,就该学会引导局势。”

表面的温和难掩遏华本质。9月美国商务部扩大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,10月初CFIUS否决中资并购。参议员格雷厄姆的批评一针见血:“这不是合作,是让中国绕过美国的强制工具!”

最高法院的判决不仅关乎特朗普个人,更将深度改写美国政治生态与全球秩序。若特朗普败诉,挣扎在关税重压下的中小企业将重获生机,总统滥用“紧急状态”扩权的通道被彻底锁死,三权分立的宪法精神得以捍卫。若特朗普胜诉,总统权力将获空前扩张,国会进一步边缘化,企业面临更不可预测的政策风险,美国宪政制度的根基遭受严重侵蚀。

在对华关系层面,暂时的语气缓和为对话创造了窗口。中美釜山会晤达成的关税暂缓、农产品贸易扩大等共识有望推进。但必须清醒认识到:科技封锁与印太围堵仍在加紧,美国遏华战略并未转向。

全球贸易秩序同样站在十字路口。若最高法院掐灭“任意关税”的火种,各国面对美国经济胁迫时将更有底气。欧盟与瑞士已因美国关税下调增长预期,更多国家将重新评估追随美国对抗中国的代价。
正如19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所言:“国家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”特朗普的态度突变,不过是国家利益考量的现实折射。
2025年深秋,华盛顿的政治戏剧远未落幕。特朗普缺席最高法院的背影,与其对华“示好”的微笑形成荒诞对照。当37万亿国债压顶、三权分立摇摇欲坠时,所有政治表演终将褪色。芝加哥玩具商的眼泪,佐治亚咖啡农的叹息,瑞士巧克力工匠的无奈——这些被宏大叙事淹没的个体命运,才是权力游戏最真实的注脚。最高法院的法槌即将落下,它不仅裁决着总统权力的边界,更将决定美国是否会在“紧急状态”的借口下,滑向民主制度的异化深渊。历史的裁判权,从不属于任何一位总统。
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